中国劳务派遣网
首页 劳务派遣 代办社保 人才派遣 人事外包 政策法规 人才求职 职场文摘 联系我们
 ● 行业新闻
如何区分劳务派遣与劳务中介?
深圳劳务派遣、劳务派遣公司
人事外包为何备受企业青睐?
中小企业青睐劳务派遣工的背后
广州代办社保、代办社保公司
劳务派遣特殊工时问题有望解决
派遣制对促进就业作用显著
广州劳务派遣、广州劳务公司
用人单位不得自设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拓宽就业途径
劳务派遣协议书最新样本
劳务输出与劳务派遣的区别
 
 ● 相关文章
劳务派遣简介
劳务派遣制的优点和好处
派遣人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劳务派遣的业务程序
劳务派遣产生的背景.
中国劳务派遣的发展现状
劳务派遣制的优点和好处
如何发放派遣员工工资
劳务输出与劳务派遣的区别
劳务派遣协议书最新样本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劳务派遣网 ->行业新闻

职工医保账户大变化!个人账户将可给家属使用!


  4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措施,拓宽个人账户资金使用范围。

医保个人账户

  具体来看,职工医保主要有4个方面的变化

  1、更多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

  会议指出,我国新一轮医改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惠及十多亿人的基本医保网,对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缓解看病贵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又将涉及众多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慢特病纳入医保报销。下一步要深化医改,增强职工基本医保互助共济保障功能,将更多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

  会议确定,逐步将部分对健康损害大、费用负担重的门诊慢特病和多发病、常见病普通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从50%起步,适当向退休人员倾斜,今后随基金承受能力增强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此前,基本医保制度是以保住院为重心,2019年职工医保的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但是门诊保障比较薄弱,大部分门诊费用主要通过个人账户来支付。但个人账户的钱比较少,有些常见病费用很高,单靠个人账户无法支付。

  因此,将更多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有助于减轻参保人员的就医负担。

  2、单位缴费不再计入个人账户

  会议确定,改进个人账户计入办法——

  ■在职职工个人缴费仍计入本人个人账户,单位缴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

  ■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由统筹基金按定额划入,划入额度逐步调整到统筹地区实施此项改革当年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的2%左右。

  改革前,医保个人缴费的全部和单位缴费的30%计入个人账户。而改革后,对于在职职工来说,单位缴费部分全部计入统筹基金,不再划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只有个人缴费划入了。

  如此一来,进入到个人账户的钱就变少了,那这一部分钱用到哪里了呢?

  国家医保局2020年8月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曾指出,调整统账结构后减少划入个人账户的基金主要用于支撑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提高门诊待遇。

  取消单位缴费划转个人账户部分,意味着医保基金社会统筹部分加大,增强了健康人向患病者的共济,对于健康者来说,日后自己生病也可获得来自社会成员之间更多的共济。

  3、个人账户可以给家属用了

  会议确定,拓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允许家庭成员共济,可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费用,探索用于家属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等个人缴费。

  这意味着,进入到个人账户的钱变少了,但是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扩大了。

  之前,个人账户只能支付职工本人的医疗费用,大部分健康人群个人账户大量结余,而少部分年老、体弱人群个人账户入不敷出、个人负担沉重。改革后,将扩大到可以支付职工配偶、父母、子女的个人负担费用。

  4、加强医保基金监督管理

  会议确定,加强医保基金监督管理,完善稽核、内控等制度,严肃查处虚假住院、欺诈骗保等违法违规行为,完善与门诊共济保障相适应的付费机制。

  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有人却把医保基金看成“唐僧肉”,想方设法从中“滴漏渗透”,骗取医保基金。

  数据显示,2020年,60余万家定点医药机构被检查,40余万家违法违规违约定点医药机构被处理,223.1亿元医保基金被追回。一半以上的定点医药机构曾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基金使用问题。

  随着加强医保基金监督管理,骗保等违法违规行为将受到更大力度的“强监管”。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逐步将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此项工作由国家医保局牵头,财政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5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年内持续推进。






作者:中国劳务派遣网 来源:劳务派遣网

时间: 2021-04-09 10:08

中国劳务派遣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凡本网的所有原创作品,包括标有“中国劳务派遣网”版权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中国劳务派遣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劳务派遣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您因版权等问题需与本网联络,请在15日内联系junbo@hr668.com.
--------------------- 劳务派遣 | 代办社保 | 人才派遣 | 人事外包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